山东“田间学校”开课 聚焦秋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资料图片)
●课堂上,不仅有农民“老师”,来自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也带来了相关技术讲解,并进行现场指导
●本次培训是全省“万人下乡·单产提升”农技服务大行动中的一环,利用“田间学校”培训模式,采用“1+16”轮训的方式进行,“1”为省级班,“16”为市级班,8月25日结束
“玉米、大豆的开花期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峰期,也是需肥的高峰期,这时做好植保工作至关重要……”8月9日上午,在滕州市洪绪镇南苗庄村一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边,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一场聚焦秋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特殊培训开课了,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宫家村的种粮大户宫广滨作为其中一名“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种植经验,“学员”是来自各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农技人员。
在多年粮食生产的具体实践中,不少像宫广滨这样的种植户摸索出了高产稳产“秘诀”。宫广滨去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这得益于精细化管理。“我刚在8月1日初花期完成了一次植保作业,用高地隙植保机全田喷洒专用药剂。过几天还要进行第二次植保作业。”宫广滨说,开花授粉期是作物对外界环境抵抗最弱的时期,植保作业最好在下午4点后进行,并严格控制剂量、浓度等,确保达到理想效果。
这堂课上,不仅有农民“老师”,几位来自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也带来了相关技术讲解并进行现场指导。“现阶段,要多注意是否存在旺长迹象,做好化控、追肥、杀虫、杀菌等工作。”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研究员冯铃洋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带行距、株距均小于常规种植,如不科学化控,植株容易旺长,存在倒伏、空秆和产量降低的风险。可选择适宜的化控剂,按照合理浓度配比,均匀喷施。他提醒,要格外注意大风大雨和高温干旱天气,提前疏通好沟渠以及田间毛细沟,做到大雨时不积水。如出现涝渍,要及时追肥、补充养分;如遇高温干旱,要及时灌溉,物理辅助玉米授粉,最后冲刺高产。
从优良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滴水齐苗,到化学除草、化控防倒、滴灌水肥精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再到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及其团队形成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在滕州市西岗镇裕丰源家庭农场的玉米地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滴灌系统将肥料水溶液及各种大量或微量元素随水输送到作物的根系附近,能实现高效吸收和利用。”李少昆说,在关键期遇到高温干旱等非生物灾害时,要及时补灌、补肥,促进蒸腾、降低冠层温度,减轻危害。
对于玉米收获环节,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科科长、推广研究员王延玲结合当地实际建议可适期晚收。“当苞叶发黄、籽粒变硬、籽粒基部出现黑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时,就成熟了。”她说,一般在10月5日—10日收获为佳。
“本次培训是全省‘万人下乡·单产提升’农技服务大行动中的一环,利用‘田间学校’培训模式,采用‘1+16’轮训的方式进行。其中‘1’就是今天上午举行的省级班,‘16’为市级班,采取同一地点、同一教案、市级班以市为单位依次进行的方式,一直到8月25日结束。”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武杰说,将全面指导抓好防灾害、追肥水、治病虫、抗倒伏等秋粮作物各项田管措施,抓好单产提升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全力夺取秋粮丰收、全年丰收。(毛鑫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