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发起成立“武宁创新共同体”,为长三角汇聚协同创新策源力量_全球最资讯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指数年均增速达到9.47%,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长三角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11年间增长近6倍,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增长7倍。
普陀区身处上海连接长三角的要冲,区内武宁路地处g2、g42高速上海段入口,沿线集聚了16家知名科研院所、2家教育部直属高校,近百家市级以上科创平台和近千家科技企业。4月19日,围绕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普陀发起成立“武宁创新共同体”,以党建为纽带,聚焦武宁路沿线“大院大所高校名企”,发挥科创策源的集聚效应,打造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共同体、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海纳小镇——“中华武数”科创品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表示,要将武宁创新共同体打造成科创党建的示范地、科创企业的首选地、科创人才的新高地。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区校、校企、院企等联动合作,以最优路径、最快速度打通技术创新通道“最后一公里”。将普陀“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与“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布局融合起来,并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形成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新发展格局。
(相关资料图)
加强产学研主体党建共建,探索孵化培育新模式
当天,武宁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从党建引领、科创策源、产业集群、资本赋能、人才集聚、区域联动、空间优化、主体培育、城区提质、品牌塑造等方面推出十大行动,全力保障武宁创新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武宁创新共同体将加强政产学研各类主体党建共建,探索“企业出题、院所答题、高校培育人才、政府营造环境”孵化培育新模式,加强与长三角各地的联动。
受益于这样的孵化培育新模式,合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普陀设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聚烯烃类、聚苯乙烯类等领域深耕十余年。”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的技术合作,在长风科技园设立了子公司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并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共建上海功能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成功申报为高新技术企业。日前,企业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已实现年营收超千万元,母公司也已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从人才流动的视角来看,“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流动达到165万人次。研发人才创新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加速集聚势头显著且作用突出。
当天,成立了武宁创新共同体科创人才实践基地,该基地将作为推动共同体人才发展的平台载体,依托企业推出实践锻炼岗位,培养科创人才和复合管理人才;依托高校,紧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订单式”推出人才培训项目;共同体专家顾问团也同时成立,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等4位专家为首批顾问团成员,为共同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普陀区科委主任李文波介绍,通过集聚各类科创动能,编织好普陀的“科创秀带”,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将推动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1到10”的创新加速,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
发挥科研院所链主作用,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活动现场,以机器人平台、工控平台为核心,近百家科技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为成员,成立了“百大平台”联盟,搭建集聚创新主体、促进成果转化的开放型平台,提升区域科创资源的共享协同能力,增强前沿技术突破的“硬实力”。
李文波告诉记者,在政企学研的联动机制上,由区领导亲自牵头推进,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相关委办局、街镇、高校院所、园区、协会、企业组成,定期会商、群策群力。以“百大平台”联盟为例,打破部门、条线壁垒,通过设立一批科技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各自领域内链主、群主、盟主的作用,就能将关联企业和合作单位凝聚在一起,逐步实现由单个项目——同类企业集聚——产业链拓展——产业集群的转变。
比如:正在建设中国科创大脑的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致力于源头创新和牵引作用;机器人和工控安全两大功能型平台持续推进科技项目建设之余,不断拓展科技招商的能级,截至目前,两大平台招引企业数量已达51家,产税近400万元。
由机器人平台发起成立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对接了政府、投资方、园区、企业、用户和高校的六方合作,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和产品攻关,支持机器人领域创新创业,着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日前,联盟已经汇集了来自沪苏浙皖108家单位,服务了120家企业。
在武宁创新共同体的载体资源建设上,还有一批建成、在建项目纷至沓来。
刚刚在真如城市副中心鸿企中心开园的数字广告园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首个数字广告园,成为普陀助力上海打造国际数字广告之都的重要承载区;总体量约38.5万平方米的普陀“新双子塔”上海信泰中心已落成,将聚焦区域四大重点产业,打造绿色智慧的商办综合体;规划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的长风网络安全产业园,将聚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形成网络安全、智能软件、科技金融三大产业集群,日前,已完成开发建设约283万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武宁创新共同体的重点科研项目中,普陀区还将发挥共同体内高校、院所科创策源优势,举办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2023ccf中国软件大会技术分论坛、第五届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创新大会等10余场重点活动,持续吸引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高端人才,培育新优势,撬动发展新势能。
据悉,未来,武宁创新共同体将进一步向西延伸,联动g2/g42沿线城市创新协同发展,合力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周楠